教学质量考评个人总结材料

自20XX年从辅导员岗位转为专职教师,三年以来的教学一线实践给了我更多机会探索和思考。本着学习总结体会的态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说说,恳请领导和老师给予意见和建议。

教学质量考评个人总结材料

20XX-20XX学年,我主要讲授了鲁迅研究、20世纪西方文艺思潮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等课程,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根据学生课堂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人知识差异,以及这些科目课程自身的特点,尊重学生和专业特点,不拘一格,以采取多种授课方式或课堂形式相结合观念思路,力求让学生听得有趣、有热情、听得懂,达到深刻高效的效果。

一. 对教学这个岗位的认识

这个方面主要是要求自己认识清楚教师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如今的教师是不是应该树立一个观念,不要再仅只是局限于传授知识的角色,也不是停留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角色的肤浅理解上。由教师自身定位的性质所决定,如何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可能决定着教师如何传授知识、传授何种知识、以及学生接受这种知识的价值倾向态度等多层面的深切影响。如果这些方面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意识或认识,仅只是认为学生与教师是朋友的平等角色,很容易导向一种“自说自唱”和学生“不以为然”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割裂情态。

我认为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解决两方面问题,第一,教师的身段要放得柔软和真实,即,既要善于聆听学生的见解、理解学生的求知个性倾向,又要将教师自身生活化的一面展示给学生,能够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存有可以看得见的亲和性,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堂求知热情和生活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的欲求。第二,对学生的理解不要仅只是定位于“聆听者”这一身份,我认为,正确地理解学生的重要一点就是要敢于直面来自学生的质疑或批判性。理解这一点并不难,现如今的学生在知识或生活经验的来源和积累上,远比我们所能想象得广泛得多,加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意识或考虑到这种种的现实或时代因素,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学生的质疑或批判视为一种知识新鲜血液的注入或发展呢?

二.对课堂的认识

课堂是一个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地方,但是又远远超出这一表象。课堂本质上更像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与教师同是角色参与者,如果我们教师仔细体味的话,可以发现这个舞台其实是一个充溢了激情、期待、迷惘、幸福满足的地方。这种想象并非我的玄幻之想,孔子、柏拉图等与弟子之间的问答式知识传授与求知的形式难道不能给我们教师这样的启示么?

对于我们这个文学专业更是如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特性要求老师也好,学生也好,都应该以热情和激情投入其中,与其说文学知识是一种虚构的想象性质知识,不如说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之生存智慧和完美向善情感的自我发现-发掘的智慧。或许正是在这样一种理解中,有一位前辈文学史家说,“文学课该怎么上?说说唱唱而已!”一个教师一种个性,这样的课堂形式或许仅只是适宜于这样一位前辈,或许只能够适宜于某一种科目。冷静而言,我们应该更灵活一些,即,每一个科目课程都有其知识的特殊性质,如何理解、并在课堂上表现这一科目课程知识的特殊性,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

三.对课程科目的认识

这是一个专业理解的问题。20XX-20XX学年中我所讲授的这几个科目课程各有其特性,既有理论性较强的文学理论,比如20世纪西方文论,也有研究性质课程,如鲁迅研究,更有理论与文本需要结合讲授的课程,如西方现代派文学。

首先如鲁迅研究,这是一个经典作家研究的课程。虽然鲁迅作为经典作家在我们的文学史中一直受到特别重视和强调,有意思的是,现代大学生真正理解鲁迅、喜欢鲁迅作品的人还真不多。我想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现了问题。作为大学教师,对鲁迅的理解如果还是拘泥于传统解读鲁迅的思路和观念,显然与当代大学生阅读经典过程中的求知期待相悖甚远。那么,如何既能尊重历史真实中的鲁迅,又能激发起来大学生对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强烈求知欲望呢?我想,最好的办法是,祛除观念、模式化的宣讲方式,还原历史真实境况,比如选择比较生活化、比较反映鲁迅情感真实的细节等等,再现那段历史深处鲁迅所能够充溢的焦虑、无奈、激烈、甚或是虚妄。这也是我前面所谓的科目课程知识生活化要求的实践吧。

再如20世纪西方文论这个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想让学生听懂很不容易。可是这个课程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理论课程。怎么办?两条路子都要兼顾到。第一,理清一个文学理论流派的框架,勾勒出它在文学史上出现的时间、原因和重要意义,尤其重要的事,要将该理论与前后理论流派建立起来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做到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该理论流派的特性何在?第二,选择理论流派中一个关键枝节或部分展开,达到给学生留下特征性的深刻印象,为学生日后重新研读该理论流派刻下印记。这两点要做好,达到要求的效果,必须要避免一种情况出现,即,老师不能急功近利,比如搜罗大量的文章、论文等支离破碎的二手、甚至三手的论述资料,这样做是无法准确勾勒、呈现理论流派的本来面貌的,泛泛而谈,没有重点。我想,最好的办法是,找到该理论流派的原著通读并反复理解,理出细节脉络。当然,一个经典理论流派作为庞大复杂的系统,如何发现、选择或确定需要讲授的脉络或细节,那要根据教师的理论个性倾向来说了。

总之,坚执一个总的观念和思路,备课要“厚”,课堂讲授要“轻”。备课要“厚”,就是不急功近利、只求只言片语地理解课程科目知识,而要详实完整地理解其理论架构,力求要点之间的融通式理解;课堂讲授的“轻”,就是要将艰深难懂的理论话语转换为日常通俗话语,寓庄重于诙谐之间,令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源泉之间产生亲和性。

四.对知识的认识

这是如何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问题。这个问题的发现和体会的加深,对我来说有一个过程。特别是在鲁迅研究这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我发现不只是学生不喜欢鲁迅、鲁迅难懂等一方面问题,更令我惊讶的是,这种表征下面隐藏的是学生竟然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此种境况,我想,是什么让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如此勇气公开表示自己对经典的不同见解呢?

因为这个课程的性质,鲁迅研究这个课程的课堂讲授形式采用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定主题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如此一来,我发现,每一个重要的关键问题或知识点,学生总能对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此一来课堂就形成了一种论辩的舞台,热烈并充满激情,学生的活跃与思维的新颖足以令人感动。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对教师来说即使一种享受,也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必须冷静地回应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和质疑,这就要求我必须做好做足准备。

针对如此情况,我冷静思索下来,学生如此活跃参与的热情和动力何来?他们对知识性质的理解正在发生改变,即当代大学生不在仅仅拘泥于学究式接受和理解知识,现实急剧的变化和进步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正在变成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此种境况已经不是理论知识模式可以回答和解决的了。于是,他们将这种来自现实的观察、疑惑和观念带到课堂上来,期望借着这样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展开的舞台,思考、探讨这些人生关切的现实问题。所以,我认为,任何在课堂上故弄玄虚、长篇大论、偏执顽固的知识讲授态度,都注定不会得到当代大学生的认同,都不会获得大学生从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内心共鸣。

说到底,这个问题需要注意解决的关键环节在于,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当代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尊重时代、尊重现实生活,是摆正课堂舞台上知识讲授的正确教学态度。比如,在鲁迅研究的一次课堂上,有学生质疑鲁迅骨头的“硬度”,这个同学的依据是“鲁迅与朱安之间无爱的婚姻、不即不离,却又远在上海与许广平同居”,以及“鲁迅对日本与中国关系的声音‘靡弱’”等。对此,如果采用理论说教的方式,只会重新踏上将鲁迅“神化”的老腔调,只会祛除鲁迅生活化、人性丰富的内涵,从而将鲁迅愈推愈远。对此,最有力的方式是,让这位同学与百年前的鲁迅面对面并肩而立,我问这个学生:“鲁迅失去的还不够多么?他死掉的时候身体羸弱的近乎一副骨架,他一生摆脱不得的婚姻负罪重担,他一生为之歉疚的兄弟反目,他困境中为后进青年人的奔走求告、解救·····以及他对海婴的拳拳父爱,这是一个同你有血肉的鲁迅,人已至此,你难道不成非得让鲁迅把老命也毫不吝惜地搭给那个晦暗无望的世界么?你真的能做到这个样子么?”想象的英勇无畏和刚烈,是不知道那种彻骨的悲凉与痛疼的。

你瞧,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候,一箭三雕:既展示教师生活化理解鲁迅的价值倾向,也为鲁迅研究这门课程知识讲授增添了感性细节,更重要的是,拉近了鲁迅、学生,当然还有教师三者间的距离。跨越代沟与历史时间,跨越理论与现实生活,在课堂这个小舞台上展开知识与人生之间对话交流。

以上就是我对教师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一切都不过刚刚开始,探索和学习的路子很长,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