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数音乐老师往往只重视节奏组合或节奏乐句的机械教学,从而忽略了节奏感的练习,更不注意使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机械或学习无进展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教与学的状态和效果。本文主要从音乐的概念入手,分析小学音乐课堂的特点,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希望对提高老师教学的质量和增强学生音乐节奏的感知、理解的效果有一定的帮助。

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教学;
节奏;
训练

追求最佳效果是音乐教学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小学生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挖掘学生音乐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扬起学生遨游音乐海洋的风帆,这是每一个音乐老师的梦想。

一、理解音乐节奏的基本涵义

(一)音乐的基本定义

音乐是指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主要有以下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曲调,节奏,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音色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旋律和节奏。

(二)节奏的基本定义

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
“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二、挖掘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赏析

音乐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艺术,给人们以无限的听觉享受。如同流动的诗、无言的画,强弱之间,音符的组合总是时时拨动着你的心弦,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或高山流水、或知音难觅,或徐缓优美、或激动神往。听,在那优美的音乐之中,你或许少了几分烦躁不安,多了几分祥和安宁。这优美的情感,如同河流之中的一叶扁舟,桨声与流水之中,舒坦、静谧……直到一个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这一切对音乐的感受都来自音乐的享受。教会学生学习音乐重在节奏把握,让学生从心灵的深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通过节奏教学提高学生的素养及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聆听

时间的积淀能让学生在每一堂音乐课上感觉音乐魅力,强弱之间,学生也能够直接感受节奏的力量。受课时的限制,老师与学生都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分地听,造成节奏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不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学生要多听音乐,用最直接的听来加深对节奏的理解,对音乐的认知。

(三)反复

多反复练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特别是在节奏教学中,反复性是由音乐节奏的这种特性所决定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是时间的符号,它稍纵即逝,只有记忆才能抓住它,而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反复。众所周知,大多数学生并不是音乐的天才,也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贝多芬式的音乐家。这也就让很多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在节奏教学上必须进行反复学习。

(四)以生为本

老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不学,老师教的再好也难提高节奏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上要动静结合,强调学生参与,让音乐教学符合学生心理与年龄特征,多从学生角度思考教学质量,注重针对学生特点,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水平。

(五)协调整合

提倡利用整合的原则,将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整合。一是利用课堂资源,如音响、乐器、课本、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做到统筹利用,加以整合,从视、听、动上加强学生眼、耳、脑的协调,充分理解节奏教学。二是加强音乐互动,听、唱、奏、跳活动统一在音乐体验上,边听边唱,边打节拍边体会,积极做到随音而动、随歌而舞。

三、提高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注意力

在近几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笔者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理解认知能力,从教学一线的不断实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每堂音乐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前奏,有时用谜语、有时用故事、有时用动画等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导入,学生就想知道接下来要学什么?做什么?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做到引导学生,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兴趣。如在节奏教学上,我们可以选择动画片《宝莲灯》作为开篇,放一段视频,吸引学生;
同时用李玫演唱的《想你的365天》作为课堂的开始。这首歌曲,由舒缓到强烈,如同春风袅袅、夏雨潇潇、秋风叶落、冬雪飘飘,如倾如诉,节奏明显,动感十足,可以很好吸引学生,从感观上体会节奏之美。

(二)用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

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老师除了备好课外,还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在想什么、喜欢什么、兴趣点在哪里、哪些有吸引力,收集这些基本情况后,合理设计出教学内容,从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好奇心,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愉悦。有时教师在教学中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和时间去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我们只要结合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活泼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

音乐课堂是学的课程,节奏教学是动的过程。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同时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把课堂活跃起来。要达到良好教学目的,老师就要甘于做知识的供应者和学生的鼓励者。学生只要有兴趣,即便是枯燥的、难学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被学生很好的掌握。在教学中,要抓住每个契机,很自然、很及时地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赞扬,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如:在节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轮流尝试在课桌上把自己刚学的节奏敲出来,只要谁能打出老师教的节奏,那谁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当他们发现自己对节奏还掌握不够准确时,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加强反复练习,反复尝试,争取下一次做班级的优秀,学生也会因这样的目标而努力,个个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集中精神学习、训练。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精心设计游戏,激活课堂活力。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如:猜谜语识音乐,用数字懂节奏、学生扮演哆来咪等学生爱好的游戏,学生在愉快地情感状况下学习,其乐无穷。

(四)用多样教学手段激发学生

高科技时代,互联网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用于教学之上。多媒体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发学习的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角度、感性地认识抽象的音乐节奏、音乐旋律、音乐知识、音乐情境、音乐形象等等。老师可以通过媒体的音、画让学生直接感受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没有节奏也就无所谓音乐。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增强理解音乐的魅力、感受节奏的强弱、陶醉旋律的美妙。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如了解各地文化、风情、民俗、美景以及一些以教材相关的视频、图画。所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开阔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旋律的骨架,它在音乐中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音乐中时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节奏的变化中,它让音乐更有生命力,是音乐发展的力量源泉。多数老师往往只重视对旋律的训练而忽略了节奏的教学,忽视了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缺乏对节奏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了音乐的表现。因此节奏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