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课题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探索欲,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使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结合我校的近年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我决定从 “数学课上怎样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入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课题研究,力求打造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课题名称:数学课上怎样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数学教研课题实施方案

二、课题研究负责人: 陈毅毅

三、课题研究起止时间: ****年10月20日----****年6月20日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

数学特级教师张思明曾在他的班里搞了一项调查,题目是“数学是什么?”一个学生写道:“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学生挖的陷阱!”另一个学生也说:“数学是一些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学生的幽默令我们这些数学老师感到悲哀,原来用尽心力教学的我们在学生心目中无非是一些挖坑布雷的高手,而数学竟成为老师惩治学生的工具。让人不得不开始思考,我们的数学到底怎么了?我感到我们的数学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我们没有告诉孩子数学从哪里来,有什么用处,只是让他们反复地练习,甚至竞赛也成了各种题型的训练场所。这种方式可以把基本功教得很扎实,却教不出创造力。

传统的数学课堂存在很多不足:第一,过于强调书本知识和学科本位,不能将学生生活实际与社会发展与学习内容相联系,让学生感触不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因而难以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过于重视知识结果的获得,忽略获得知识的过程,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因而学生学所得的只是死的知识,更不能形成应用数学知识的本领,也不能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另外,从教学方式来看,过于单一,不能认真实施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的方式,缺乏学习过程中的对话与互动,因而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人地位。总之,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的课堂教学,以本为本,老师之上,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生命活力与价值。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实施,人们逐渐意识到,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探索意识,形成有益于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和创新思想。

目前,国内小学“探索型”课程开发,实施较为迅速,但探究性学习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尚无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系统的实践经验。更甚者,有些只是形式,即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欲并没有真正被激发。鉴于此状,我认为加强小学数学课上激发学生探索欲的实践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美国数学教育界在80年代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理论指出,数学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于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也就是说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按照建构的观点,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生进行数学建构活动的促进者,教师的传授不应是力图从书本上准确无误地搬运知识的过程,他应是数学建构活动的深谋远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

2.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崛起于本世纪50年代。它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学校应该培养出真正的学生,真正的学习者,创造性的科学家和学者、实践家以及这样一种人:在现时所学到的东西和将来动态的、变化的、变幻莫测的问题及事实之间,他们能生存于一种美妙的但又是不断变化的平衡之中。他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知识是否被掌握,所学的知识是否系统,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举足轻重的。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而这根本不是凭借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就能实现的。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我的数学课堂不求“花里胡哨”,但求能真正引起每一位学生的小脑袋动起来,手动起来,嘴巴动起来,而这些都是他们自发的,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故作此课题的专题研究,以达到提高自己,幸福学生的目的。具体如下:

1,给自己装上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从生活实际中挖掘数学教学素材。使数学学科真正成为一门工具学科,发挥它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在这大的前提下,学生觉得有用,觉得从中能获得认可,获得成功,获得满足,才发挥他们巨大的潜力主动去探索。教师的外部控制就转变成学生的自我控制的过程,也就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成功与挫折,增强学好的自信心,进而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可持续发展”和“终生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2,发掘数学本身蕴含着的特殊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让学生们对数学有与众不同的体验: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渗透在许多生活细节中,它能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困难,使生活更便捷。

七、研究的主要内容: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角色行为,提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可激发探索欲和创造欲的问题环境。

2, 不同的数学课上(如,练习课,复习课,等),激发学生探索欲的不同方法。建立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3,如何上好数学活动实践课。

4,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何培养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以教师的常规教学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行动保证,把“教”和“研”结合。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研究方式。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并且在探索、验证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2.文献资料法

利用北师大版教材及其国内外关于课程改革和学科改革的理论和经验。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以获的间接理论知识。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3.经验总结法。

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回溯性研究,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且及时通过论文、案例等形式将研究中的经验、心得、理论与实践结合总结出来,归纳提炼。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年10月——****年11月

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2.实施阶段:****年11月——****年4月

(1)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在课堂上从点滴做起,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做起,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2)挖掘各年级教材中的生活元素,以专题的形式整理成案例,并开展课题学习实验。进行阶段性小结或撰写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 ****年5月——****年6月

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评估

1.评估项目
  ⑴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
  ⑵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
  2.评估方法
  ⑴课堂观察;⑵能力测试;⑶学生作业;⑷个案分析。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呈现方式
1.结题报告。
2.论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