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大学所学专业并不等同于职业

就业是大学生永远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尤其是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低年级的学生早早就开始了解有关就业的信息,以求积累经验,占得先机。从严格意义上讲,大学生找工作,实际是在找职业。大多数学生相对缺乏社会经验,对真实的企业环境了解甚少,这往往导致在选择职业方向的过程中会产生目标不明确或者是找到工作后发现与自己的设想差异过大等一系列问题。

大学生就业:大学所学专业并不等同于职业

综合素质比专业更重要

经常听到有学生抱怨自己选择的专业不佳,影响了找工作,或者是羡慕某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炙手可热。不可否认,所学的专业对一个人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专业毕业的学生在知识领域、思考问题的方式、逻辑甚至是个人的性格方面都会有不小的差异。不过,假如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选择专业只是比赛的开始阶段。事实证明,一个人无论是自己主动或盲从选择了某一专业,都无法保证那个专业一定是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最关键的是在专业学习的背后,有意识地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注重的也是综合素质。许多学生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并不多。

大学毕业时,专业学习只是在人生过程中的一段经历而已。关键是,你在大学期间是否做了充足的准备,你的知识、能力、观念、心理素质、经验是什么情况,这是一个人的无形资产。有些学生离开大学校门很快融入社会,被企业认可和接受,他们是在知识、能力和心理准备都相对充足的前提之下,才获得发展机会的。即便他们面对逆境,也能迅速做出反应,重新调整,同时能够从任何一次经历中学到经验并积累成为他们人生的财富。人对职业的适应与不适应,主要取决于人的职业素质是否达到了职业对人的要求。所谓职业素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所具备的条件,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在校期间,这些素质是可以通过诸如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或各种工作实习来得到加强的。同时,这也是为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创造机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能够了解一些真实的职场环境和岗位职能,最后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与适合的职业。

职业与专业没有必然关系

毕业以后除了从事本专业,也并非没有改行的可能。比如阿里巴巴集团现任主席和CEO马云是英语专业毕业。曾任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董事兼高级合伙人的吴亦兵是生物学博士,而麦肯锡每年招聘的学生有学文科的,有学工科的,还有学经济学的,可以说什么专业背景的人都有。赫赫有名的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每年在国内招收的毕业生并不仅仅是学经济、金融的,学国际关系或工科专业的学生有时更受青睐。宝洁、联合利华等外企招聘的管理培训生基本都是专业不限。可以说,跨专业招聘已成为大型企业招聘人才的一个重要理念,并且这个趋势一直呈发展状态。因此,只要你未雨绸缪,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技能,尽早做出自己的生涯规划,最初的专业选择与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或最后从事的职业已经没有必然的联系。任何人都不能准确地预言机会的降临,外在的环境也是变幻莫测,很多因素并不能提前把握和理解。今天所做的选择不能忽视,为了明天的准备才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