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3篇 《古诗教学实录:传承经典,赏析华章》

这篇文章将分享两首古诗的教学实录。通过对古诗的剖析和讲解,我们将探讨古诗的艺术特点和意义,并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化。无论您是学生还是对古诗感兴趣的读者,相信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一次独特的学习与感悟的体验。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3篇 《古诗教学实录:传承经典,赏析华章》

第1篇

师: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袁枚写过的一首诗。(师板书:所见)

师:对呀,这是袁枚的《所见》,那你们还记不记得“见”是什么意思呀?

师:对,见就是看见的见,“牧童骑黄牛”就是他看见的。(师板书:看见)

师:他还听见“歌声振林樾”。(板书:听见)“见”就是看见、听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师:书有两种意思:书:(1)写,记录;(2)装订成册的著作。(出示)在诗中,哪种更确切呢?

师:“书”就是“写”的意思,把它的意思装进题目里,谁来试试?有点难,没关系,大胆地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师:是的,也就是把自己看见听见的写下来。(再请生说)

师:如果把时间加进去更好。夜里,他看见、听见~~~~

师:如果在前面加上谁什么时候写下来就更完整了。(板书:叶绍翁)

师:你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老师给你个建议,把“写”放到前面说更顺。

师:你们刚才说的就是题目的意思,我们把题目再齐读。

师:接下来我们去读读古诗,在诗里有一个字,(师板书:挑)平常读“tiāo”,在诗里读

师:读诗之前,老师建议小朋友这样做(出示自学要求:1.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2.对照注释,想想诗中哪些事物是诗人的所见。)

师:同学们读得最认真,有的还读得津津有味,谁愿意把自己的朗读展示给大家。

(一生读)师:你很聪明,听老师一说,马上把这个“挑”字读对了,你知道为什么读第三声吗?

师:“挑”是“捉”的一种动作,用树枝把泥土挖开,把里面的蟋蟀挑出来

(一生读)师:有个字要注意一下。(师板书:促)“足”的撇短短的,捺要长长的。你再读一下。(生读对了)师:掌声送给他。

师:“促织”就是蟋蟀、蛐蛐,古时候人们叫“促织”还有一个故事动人的故事呢?你们愿意听吗?秋天来了,蟋蟀叫得特别欢,冬天来了,冬天来了,你们赶快纺织要准备过冬啦!

师:刚才听了这几位同学,都能把古诗一字不差地读下来,真能干。

师:要把古诗读得有味道,还要注意停顿,这些“|”就表示停顿,你们试试看!

师:相信每个孩子都读得很棒,我们先请男生读读诗(男生读)我给你们打满分,女孩子试试看,加油。(女生读)

师:读得越来越有诗味了,也给你们打满分,老师也想读了,想听吗?

师:读得有点诗味了,我们还可以读得更好,理解了古诗就能读得更好。

师:你听见了“江上秋风”,但要注意他不是住在江上,是住在江边。

师:(师板书:—灯)这里的“一灯”是哪里的`一灯呀?(师板画篱笆)篱笆里,小朋友在捉蛐蛐,点在一盏灯,它的里边不可点灯,旁边可以。

出示:月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师:这些“篱落”都是“篱笆”的意思。看到的说了不少了,还有听到的吗?

师:“萧萧”是什么呀?(师板书:萧萧)对了就是风的声音。继续说,还有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这句不仅有萧萧的风声,还有什么?

师:老师还有个疑问:“儿童挑促织”是作者亲眼所见吗?不管是不是,都要从课文里找依据。

师:他看到篱笆旁有一盏亮着的灯,才知有儿童在捉蛐蛐呀。原来后一句,要先解释“夜深篱落”,再解释“儿童挑促织”呀。

生:他看见篱笆旁边亮着一盏灯,知道了儿童在挑促织。

师: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一定会读得更好!接下来,我们逐字逐句来读,肯定会把这首古诗读好、读得美美的。

师:萧萧是一个拟声词,是风的声音,风有时候很柔和,比如说习习的凉风;风有时候很凛冽,比如说呼呼北风。秋天的风给你什么感觉?

师:秋风不那么凛冽,但已有一点冷冷的感觉。那这样的风怎么读出来呢?

师:秋风像蝴蝶一样落下来,也许它们在树上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风吹过树叶,它在沙沙地响。也许像同学们所说,树叶落下来,发出“蔌蔌”的声音,这就是“萧萧树叶”。

师:你们把秋天的寒意都带过来了,加上“江上秋风”,谁也能这么读。

师:江上秋风带来阵阵秋的寒意,诗人感受到这些,他想到了很多。叶绍翁的家乡在福建,可是这个时候他居住在杭州,他已经好多年没回到家乡了。住在西湖江畔,他很思念自己的家乡,对于这个村庄来说,叶绍翁是谁?

师:对,他只不过是这里的一个客人,这里不是他的家乡,这样的夜晚,他怎能不动感情?

师:怪不得他觉得这树叶这秋风都送来了阵阵寒意。同学们,他仅仅是身体寒吗?还有什么?

师:是呀,身体寒一直传到了他的心里,谁能把诗人的心情送进去,萧萧……江上……

师:对于诗人来说,自古逢秋悲寂廖,秋天是个悲伤的季节,对于孩子们来说,又是个美丽的季节。小朋友捉过蛐蛐、扑过蝴蝶吗?在扑蝴蝶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师:紧张、高兴、激动的时候,我们说话的速度就会——快。

师:真不错可是我就是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他只不过是看到了篱落、一灯;他怎么就猜到儿童在挑促织呢?

师:他可以猜他折纸飞机啊什么的,为什么非猜他们是捉蛐蛐呢?

师:看来,他小时候肯定也捉过蛐蛐。,他想到小时候也捉过蟋蟀,心情怎么样?

师:想到往事那么开心,却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可是陪伴他的只有那孤孤单单的篱落一灯陪着他,还有其他体会吗?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把整首古诗都连起来,老师配上音乐,谁来试试,你来!

师:在这样一个秋夜,诗人忽喜忽悲,所以读的时候也有快有慢。愿意听我读吗?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很不错。平时回家多读、多写、多动笔,你们的语文一定能学得更好!

古诗两首的教学实录3篇 《古诗教学实录:传承经典,赏析华章》 第2张

第2篇

师: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非常高兴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中秋节到了,你想到了哪些事情?

师:说得好,“圆圆的月亮”。月到中秋分外明,多好的月色呀!

师:对呀,中秋节是一个举家团聚的日子,一家人老老小小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多么幸福温馨的时刻呀!

师:可是,总有一些身处异乡的人,不能回家,不能回到家人身边,不能与亲人团聚。千百年来,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写下了许许多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首。齐读课题。

?评:“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离开了生活世界,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世界走进文本,即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又唤起了学生地情感世界和经验世界,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师:请同学们拿起书,翻到35页,注意听好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难读难懂的地方,可以查看注释,也可以问老师。放开声音,读吧!

(师板书课题,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师: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琅琅的读书声,再读一遍。

?评:初读古诗,教师把读书的要求交待得清楚明白,并渗透了读书方法,如查看注释、请教老师等。同时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你们琅琅的读书声”,学生读得扎实投入,兴味盎然。既有指名读,又有齐读。这个环节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师: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诗也不例外。读懂了题目,能更好地理解内容。先来看第一首诗,你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师:说得好。这里的书,不是指我们读的书,而是写的意思。还读懂了哪个词?

?评:古诗题目简洁凝炼,破题方能入诗境。执教者深谙此理,从释题入手找到了极佳的切入点。这一环节的教学,一是解决了关键字的意思,如“书”;二是对于把握古诗内容起到了统领作用,三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谓一举三得。】

师:再读古诗,边读边想,看看诗中都写到了哪些景象,可以用笔把有关的词语划下来?(生默读。)读好了吗,诗中都写到了什么?

(生谈到了秋风、梧叶、江水、月亮、儿童、促织、篱笆、灯火等。教师相机深化:萧萧的秋风、飘零的梧叶、无言的江水、飘零的月光、可爱的孩子、稀疏的篱笆、不眠的灯火。)

(学生在谈到从注释知道是儿童捉蛐蛐的时候,教师点明,很会读书,遇到不懂的词语查看注释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学生谈到从插图中知道月亮的时候,教师表扬,他多么善于学习呀,图文结合是很好的读书方式。)

师:诗中写到的这些景象,都是江边的景象呀!(板书:江边)

?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引领学生再读古诗,到诗文中去发现景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探究意义的活动。教师不失时机的对有关意象进行了重复强调,对于加深学生印象,理解诗境,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进行了读书方式方法的渗透,如查看注释、图文结合等,处理好了“鱼”与“渔”的关系。】

师:我们来看屏幕(屏显前两句诗),读一读,找一找,诗人对应的是诗中的哪个字?

生:客。(生的.看法由“秋”、“动客情”逐步接近。)

师:明明是诗人自己,为什么不用我,偏偏用客?换成我,也很通顺嘛!咱们一起来看。(屏显客的意思。)在字典中,客有这样几种解释,齐读。在这里,客应当怎样理解?

师:同学们,可不要小看这一个客字呀,它巧妙地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他漂泊在外,他身处异乡,他举目无亲,他感到了什么?

师:你读到了作者的心里。就请你带着这份孤独,读一读这两句诗吧?诗人漂泊在外,他多么地孤独,再找位同学读。

师:客字读得很有味道,我能感受到你再强调作者的处境,他是漂泊在外的人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起来体会这份难言的孤独吧!

?评:语文教学,包括古诗教学,要抓好生发感受的着力点。一个“客”字,道破了诗人的身份与处境,对于体会诗人的孤独和乡思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用。】

师:(屏显课件)迎着萧萧的秋风,看着飘零的落叶,诗人举目无亲,满目萧然。你想啊,此时此刻,他最思念的会是哪里?

师:故乡是他生命的原点,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曾经给他带来无限快乐的地方。想起故乡,他会想起谁?

师:可能他的父母已经是白发苍苍、风烛残年了。有生之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

师:可是,诗人却不能回家,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诗人的内心总是感到万分愧疚呀!齐读,读出这份愧疚。

师:他的妻子,他的含辛茹苦的妻子。诗人漂泊在外,不能回家。是他的妻子用她的双肩,用她的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呀!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诗人总会感到深深的自责。带着这份自责齐读这两句诗。

师:诗人离开家乡的时候,可能孩子还不会喊爸爸,一晃几年过去了,他长高了吗,长大了吗?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他的内心总会充满长长的牵挂。再读。

?评:这个环节,融情境、想象、感受、表达为一体,通过层层渲染,反复咀嚼,学生逐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了身处异乡、举目无亲的孤独与凄凉,学生的朗读越来越动情。】

师:这个夜晚,诗人想了很多很多,他想家乡,想亲人。他是多么渴望回到家乡啊!可是他能回去吗?

师:他只能孤零零地伫立在江边,默默承受着这份难耐的孤独。这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屏幕,读一读,想一想。(屏显后两句诗,教师补充板书: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师:灯火能驱走黑暗,却驱散不了眼前的孤独呀!让我们再一次展开想象,走近诗人,感受那份无言的乡愁和无尽的乡思吧!

师:深秋的夜晚,诗人举目无亲、满目凄凉,想起家乡,无限孤独,陪伴他的是这群孩子和这盏孤灯。读。(齐读)

师:秋夜沉沉,那群挑促织的孩子,早已回家,诗人却不能回家,想起家乡,辗转翻车,陪伴他的只有这盏孤灯。读。(齐读)

>师:秋夜将晓,孩子们还沉浸在甜蜜的梦想,想起家乡,他彻夜不眠,陪伴他的依然是这盏孤灯。读。(齐读)

?评:孤独的诗人、可爱的孩子、不眠的灯火,组成了一幅凄美伤感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走进诗境。在对比反衬之中,触摸诗人心中最敏感的那份难言的乡愁,通过反复诵读,达到了与诗人精神世界的共鸣。】

师: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感受,齐读整首诗,读出这份令人彻夜不眠的乡愁。(齐读)

师:古人说,诗言志。诗可以读,向刚才那样反复地读。还可以唱,你听。(师配乐唱)

?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在《世上只有妈妈》的熟悉而又略带伤感的思绪中,孩子们用那稚嫩的歌声演绎着苍凉的乡愁,打动了每个听者的心。】

师:诗人最难以割舍的就是这份浓浓的乡愁呀!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感受,走近王维。

师:王维,唐代诗人,山西太原人,太原在华山以东。题目中的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15岁那年,诗人离开太原,只身一人来到长安,一呆就是5年。重阳节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这首诗,结合注释,边读边想,你能读出什么,感受到什么,体会到什么?(学生自学)

师:是啊,诗人写下的这首七言诗,就是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思乡和感受的。

?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较之于《夜书所见》,更加直白易懂。在精读了第一首诗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方法,积累了情感,在理解体会诗境诗情显得比较得心应手。】

师:这里还有一首诗(异乡为异客,佳节倍思亲。兄弟登高处,茱萸少一人。),一起来看,怎么了?

师:同学们,这首五言诗读起来很通顺,也很简练。那,王维为什么要写成七言呢?前面多了这几个字,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我们来比较,师生接读。

师:同学们,古人说,一字千金。不要小看这几个字呀!多了这8个字,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人那份难言的孤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带着我们感受,一起读。

?评:教师“匠心独运”,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在“五言”与“七言”的对比中,不仅加深了学生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渗透了汉语言凝练传神的妙处。】

师:这里有几个生字,我们来看(逢、遥、遍)。一起读出他们的名字,观察一下,有什么特点?

师:一起来写“逢”。里面的折文要写得扁,“丰”要等距。平捺要写出一波三折的味道。请同学们拿起笔,认认真真地写一写这几个字。

?评:识字写字教学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归类识字和学生主体识字相结合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的指导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师:这节课,我们精读了第一首诗,略读了第二首诗。一起来看板书,不论是叶绍翁,还是王维。不论是在清冷的秋夜,还是在团圆的佳节。不论是在寂寥的江边,还是在繁华的京城,诗人念念不忘的都是故乡,都是亲人。浓浓的乡愁成了诗人心底最难以割舍的情节。

师:让我们再次和着这熟悉的旋律,吟唱这两首诗吧!

师:古往今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篇,浩如烟海。除了叶绍翁、王维,还有很多。给大家推荐两首诗,李白的《静夜思》(齐读),第二首是现代诗,余光中的《乡愁》。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搜集以思乡为主题的,细细地去读,去想,去品味。下节课交流。

?评:教师的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在比较反思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对情感的体验和认同。再次吟唱进一步升华了感受,宣泄了情感。课后拓展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形式主义的流弊。】

第3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描写的景和情,感悟诗句描绘的意境。

2、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古诗,这两首诗歌很相似。我们先轻声读读题目,你觉得这两个题目哪里相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师:这三个地名还不一样,黄鹤楼是送别的地方,广陵和安西是朋友要去的地方。你知道这三个地方吗?

师:你知道的还真不少。我们来看看着几个地方(出示地图)。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离我们这里不远,在唐朝时扬州就已经是天下名城了,是一个风景优美的繁华的都市,很多人都愿意去那里看看玩玩;安西就远了,在现在的新疆的最西边,如果从当时的首都长安出发,穿越上千公里的戈壁沙漠,翻越几座大山,才能到达那里,那里是唐朝的西域边关。

生:都有一个人名,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元二”。

师:李白在游历中,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但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他们常常一起饮酒作诗,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知己。

师: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题目的意思了吗?谁送别谁去哪里吗?

师:题目中的这个“之”和这个“使”是不是都是“去”意思啊?

师:是吗,那么,这两首诗的题目是不是也可以变成这样─??

师:当然不可以。尽管这两个字都含有“去”的'意思,但是细分起来还是有区别的,“之”是“去”的意思,但那是自己要去。孟浩然喜爱田园山水,经常在各处观山看水,这次去广陵,去干什么呢?

师:是啊,那是他自己想去的,他想去看扬州美景啊。所以是─??

师:“使”也有“去”的意思,但那是朝廷让他去的,是派去的,就是─??

师:对,出使。去干什么呢?当时的唐朝正是盛世,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边关延绵数万里,需要大批的士兵和官员去戍守边关,保卫国家。元二正是担负着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出使安西的,他是去守卫国家,是去建功立业的。所以是─??

师:明白了吧?那么说说看,题目的意思是谁送别谁去哪里?去干什么?第一首是─??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歌,读两边,要读准字音,读通顺,读出节奏。

师:读得很有通顺。可惜有两个字没读好,一个是“渭城朝雨”,知道为什么读“zhao”吗?

师:另一个字是“客舍青青”的“舍”要读第四声,一起读。

师:古诗光是这样读,还不行,还要要读得有韵味。先听老师读一读这两首诗。(范读)下面,请大家先看看下面的注释,想想诗歌的意思,想想诗歌带给你的感觉,再大声地朗读两遍,要读出韵味。

师:刚才,我们说这两首诗很相像,都是送别诗。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诗人在送别各自的朋友,两位诗人送别朋友的方式还是不一样的。李白站在长江边目送故人远去,李白在江边站了多久?

生:惟见长江天际流,说明船都看不到了,他还站着。

师:是啊,朋友的船越去越远了,渐渐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可是李白还是久久的站在长江边,痴痴的望着江水流向天边。看看上面的诗歌,想想李白久久地伫立在江边,他看到了什么?

师:一条小船越去越远了,只剩下了一个影子。到最后连影子也没有了,只看到了─??

师:李白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啊?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孤帆远影、碧空江水──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师:你来读读“孤帆远影”这个词,读出你头脑中的那幅图画。

师:你来读读“碧空长江”这个词,读出你头脑中的那幅图画。

师:够长吗?长江一直流到了天边啊,再长一些,读─??

师:我们大家都看到了那幅图画了吗?我们一起朗读这两句诗─??

师:李白伫立江边,遥望江面,难道真的只是看到了一叶孤帆,只看到了一艘小船吗?他还会看到什么?

师:那为什么他说是“孤帆”,为什么在他的眼里只有“孤帆”呢?

生:因为他的眼里只有朋友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

师:是啊,长江上一定会有千帆竞渡,长江两岸一定是繁花似锦,但是,此时此刻,诗人看不见,他能看到的,只有─??

师:李白久久地伫立江边,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此时此刻,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

师:是啊,孤帆远去,空留长江,李白此时心中定有千言万语想说啊!这千言万语化成这千古绝唱的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

师:李白目送朋友远去了。我们再来看看王维是怎样送别朋友的?轻轻地读读这首诗。

生:这里说“更尽”,就是再喝一杯,那一定喝了很多杯。

师:酒已过多巡,情越来越浓,酒只剩下了最后一杯─??

师:酒已喝了太多,离别的话也说得太多,话只剩下了这最后一句─??

师: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无故人呢?西出阳关就是大漠茫茫,关山重重,就再也看不到什么?听不到什么?

师:喝完这杯酒,朋友就要远行,就要西出阳关,奔赴遥远的边塞──安西。这一别,何时再相见啊?朗读─??

师:大家说说看,这最后一杯酒是什么酒?这酒中包含了什么意思?

师: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吉凶难料,还请您干了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平安─??

生:壮行酒,相信朋友一定能在边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师:祝愿朋友今日出使安西,来年凯旋而归,来,干了这一杯!─??

师:这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谊酒,人生难得一知己,一起再干了这一杯!再读─??

师:两位诗人就这样送别了朋友,朋友远行了,留给诗人的是什么呢?

师:是啊,“自古多情伤离别”,“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对李白来说,这滋味中更多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