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了,写写感言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从九月底开始忙碌,开始坚持每天参加一个网申,开始角逐于每一场招聘会,一次次地笔试,面试,然后坐在公交车上表情茫然地看着窗外的风景。一直都那样过,直到今天,我终于上岸。

上岸了,写写感言

我知道有好多朋友早就拿到了OFFER,开始了自己新的憧憬,他们比我更有资格谈经验谈心得,所以我在这里讲的不是面经,只是个人的一些感受,希望能给需要的人一点鼓励和帮助。

我一直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脸上从来写着我的心情,说话的语气也就随着高低起伏,所有的情绪表露无遗。而且我说话又快,我担心这样会在面试中给面试官一个咄咄逼人的形象,所以开始学习降低音量说话。无论对于什么事情,我都用缓缓的语调来表达,用不喜不悲来作为自我保护。可是在第一次面试下来,我就知道我错了。

那时候,我面试的是一家公关公司。第一次面试,两组讨论案例。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般,我也按照自己的规则走得很小心,但是结果出来,面试经理给我的意见是,我比别人少了一种激情。我当时真是冤啊,不过想想,我就给了别人一种这样的印象。我有一个朋友,并不比别人有更多的优势,可是她却可以很轻易地抓住面试官的注意力,很简单,她说话连贯且快。这样的表达,可以让自己精神高度集中,在表现自信的同时,让你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激情的魅力。无论应聘哪一个公司,对方都希望你是一个自信有激情的人,如果你不是专业的,那么至少你可以表现得对本职位非常感兴趣.如果能表现出这一点,往往是百利无一害。

总结来说,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不必要掩饰自己的锋芒,不要为了假定的事实给自己戴上柔和的面具,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如果一定要作出选择,而选择的主体不是自己,那就让我成客体,让别人来选吧。

其次,就是要充分准备。包括去深圳双选会,我都是漫不经心地看过一下名单就罢了,对于所投公司的行业,产品,发展完全不知,以至于站在面试官面前,我就没有底气,也不知道该如何表现到最好。也许有人会说,对于这个公司和行业了解得再多,真正面试时也不一定用得着。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像我们小学时学的课文或者很久以前读的书一样,当时你也许不能说出什么意义,但是在若干年后的某个场合某个契机下,它会给你某种启迪,让你在思考问题时灵光一现。了解了公司和行业的某些信息,我们自然地会觉得自己和它有着比别人更亲近的联系,那也就比同样申请这个公司却不了解它的人有更多的理由和资格,这种支撑感会让我们更加自信,发挥得更自由。

专业知识也得准备。这只要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一两本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课本读一下,把握一下大概的知识脉络就可以了。比如做市场,首先要怎么样,市场调研,因为我们不能代替消费者说话,所以只能让他们告诉我们他要什么;其次呢,发现机会;再次,选择合适的营销组合;执行和控制。我只是举一个例子,当然需要丰富的内容还有很多,但大致能依着这样的线条来,应对专业知识问答也就会比较有逻辑了。

然后我想说的是,对应聘职位要求要充分了解。有些公司招市场营销,也许是做一线,直接面对消费者或者渠道里的采购人员,要求有良好的沟通和谈判能力;有的却只是做调研,你必须具有缜密的思维能力,统计以及相关软件会就会占有极大的优势。有的公司招文秘,可能是做应酬类的,人脉好,能吃能喝能开车,非常好;也或许只是让你当个办公室记录员。做国企的行政要沉稳坐得住,做外企的则要灵活些,总之各不尽然。面试时,我们可以请面试官大致介绍一下这个工作的内容是什么,再针对性的表现自己。

群面不要怕。我个人其实是最讨厌群面的,我承认我不是个很好的合作者,而且有人在旁边我会分心,也不想去积极参与。所以一到群面,我就事先给自己打预防针,说,反正进不了,过关就当运气吧。但是,我记得一次面试时,面试官跟我们讲到,他当初是应聘银行的一个文员,无领导小组面试。那面试官是个个性活泼的人,遂夸夸其谈高谈论阔,表现得非常突出,小组成员和他自己都对他的入围非常肯定,可是结果出来时,却是整个过程中不发一言只作笔记的两个人晋级了。他对我们说,其实无论什么公司组织的小组面试,它要检查的都不是有没有结果,只是看过程中你是否具有适合这个职位的特质,文员本来就是很枯燥的一个工作,银行没有必要要一个话多的人。就是事先对招聘方贴出来的海报等研究一下,不要以为人家的海报贴出来是好看的,总有自己用得着的地方。

因为我很少看别人写的面经(说起这很不好意思,我还在这儿写),所以很多时候我都自己去摸索,失败了再来,有时候脸上挂着笑心里却也会非常沮丧,但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事情,别人告诉你,你也知道,但是并不会深刻,惟有自己切实感受的,才能真正指导你的行动。只能说多实践了。

祝所有兄弟姐妹都能找到喜欢的工作,在喜欢的城市,做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