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范文8篇

在日常工作中,小伙伴们都一定遇到过事迹材料,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需要强调态度端正,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分享的村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范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村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范文8篇

村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1

陈x,中学一级语文教师,现为石洞中学教师,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从教十五年来,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业,敬业,乐业,始终如一的爱着自己的学生,她将自己的心血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忠爱的教育事业,家与学校是她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家里的一切家务都由家中老人包揽了,她却将自己的大量时间留给了学生。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爱心是转变后进生,使他们良好的发展的“灵丹妙药”。爱学生不仅要爱那些聪明、漂亮、优秀的学生,也要爱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的学生。她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差生,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班级中有些同学学习基础较差,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他们补课,发现学生思想上有了波动,她也是第一时间找学生谈话,不厌其烦地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引导他们对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让每一位同学不仅懂得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

对于班级的留守学生,她更是关爱有加,记得班上有一个同学,从小母亲便弃他而去,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很困难。为了生计,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留孩子一个人在家,知道该生情况后,她立即向学校汇报了相关情况,给孩子申请了住校,在生活上更是对他嘘寒问暖,有时其父亲未寄生活费回家,她便用自己的工资给他垫上。没有一句怨言。

在教学工作中,她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诚实、诚信的习惯,通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教学,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诚信待人的良好习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她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默默的奉献了美好的青春,奉献了无数的`精力。她用实际行动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填上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村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2

吕飞,出生于1981年,200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中共党员,中学二级教师,2004年8月参加工作,主动提交申请到商南县最偏远的地区任教,在白鲁础乡九年制学校工作五年,2009年调到富水初中工作至今,曾被多次评选为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多年始终践行着“尽本分、守信用”诺言的行动。教导学生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取信于学生、家长和同事。

他坚持诚信待人。

多年来,他一直用诚信来面对每一个同事、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学生,尽心尽力为学生、为家长、为同事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尽管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在平凡的事迹中却透着点点感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他积极主动。答应同事的事情都努力做到,看到谁需要帮忙,就主动去帮忙。工作时与同事诚信交往,做到“四个互相四个不”,即:互相支持不争利,互相信任不怀疑,互相尊重不挖苦,互相配合不推诿。正是因为高度地彼此信任,他们之间的工作总是十分默契,和他合作起来时那么愉快。和他共过事的人对他评价都很高,因为这人信得过、靠得住。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亲切地叫他“飞肠好”。

在家长眼中,他是个热心肠的人,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

普通教师,哪个家长到学校找学生、问事、送东西、接孩子或孩子生病需要照顾,或者临时有事,他都主动上前询问、帮助,每每家长需要帮助的时候碰见他,他总是热心承诺“把孩子交给我,忙你的去吧,请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深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欢迎。2006年还在白鲁础工作期间,发现班上宽坪村一个叫翁明娟的女生跟往常不一样,忧郁、注意力不集中,后询问才知其家长手指被电锯锯掉在县医院住院治疗,他主动带头捐出200元并带动全班捐助并和对她谈心,经过疏导和鼓励,学习比以前更刻苦,成绩进步很大,事后,学生母亲多次到学校找他道谢,他说“我们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要乐于助人、要有爱心、自己都做不到,怎么教育学生呢?”

从当教师那一刻起,他时刻对学生报以诚信。对待学生他更是将诚实守信作为和学生交往的先决条件。他经常和学生约定,如果孩子们有进步,他就会奖励孩子们,或是一个红星,或是一段批注,都诠释着他对孩子们诚信,学生们也特别信任他,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存放在他那里,有时会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都交给老师保藏。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可能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可他却从来都没有当小事情看过,把学生们的信任看得很重。因为他爱学生,爱教育事业。这份爱使他常常慷慨解囊,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拿出资金捐助给特困家庭的孩子,或是一顿午餐、或是一双袜子、或是一件衣服、或是一支铅笔。他用自己的爱和行动诠释着一个优秀教师的诚信品质。

村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3

孔凡成,男,汉族,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

作为一位资深隧道工程施工专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奋战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先后参与16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带领的团队攻克高埋深、高地应力、高压涌水和高水头等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为我国超长隧洞建设和国家水电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20xx年6月,孔凡成临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锦屏电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从签下“军令状”那一刻起,他就冒着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种危险,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顿饭也在隧道里吃,实在太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在他的带动下,项目部奇迹般地创造了月开挖288米的记录,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业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项目经理”和专家型人才。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是水电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应力高,岩爆强,涌水多”等特点。施工现场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tbm挖掘机作业被美国专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关小组经反复论证,硬是在大山里开凿出一个组装洞,经过149天的安装调试,tbm挖掘机成功掘进。美国监理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真了不起!”8年来,孔凡成率领团队,在锦屏水电站中标工程14项,中标额从最初的1700多万元增加到30多亿元。他屡创纪录,为企业和个人树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说:“有他在,多难的隧道都能成。”业主单位领导说:“这里没有他,我们不放心。”

20xx年1月20日,孔凡成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强忍泪水对老伴说,他现在还不能赶回来,因为工地上千头万绪,他不能摞下摊子不管。20xx年,他母亲病重的时候,他正组织大会战,等他忙完工作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处打工,没有一人从他那得到过任何好处。

孔凡成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

村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4

古人云:民无信不立;又说:“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资源。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学习认真、积极举手发言的女孩,也是六(6)班班长和学校里的大队委员。她从小都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在班中,老师交待她的事情或是分配给她的任务,她都会接受并完成。因为她工作认真,所以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答应老师或同学的事情她都会做到,除非有特殊情况不能做到时,会向对方打个电话告诉他一声,或者当面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对方原谅。在学校开展的爱心雨衣雨伞出借活动中,她都会及时归还,从不用老师催促。

有一次,妈妈不在家,她偷偷地找出妈妈的香水瓶,那是妈妈最喜欢的香水,粉红色的很精致的玻璃瓶,是淡淡的花香味。她想拿出来在房间里喷一下。可是,不知怎么了,她的手一抖,只听“啪”的一声,香水瓶从她手中滑落下来,她心中不由感到一丝害怕。那可是妈妈最爱的香水啊,就被她给一手毁了,要是被妈妈知道了,她肯定免不了一顿骂,这可怎么办啊?她脑子里好像有两个人在争执:要是你不告诉妈妈,就能免掉一顿骂,要是你告诉妈妈,就等于是自讨苦吃。另一个人说:不行,你应该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这样,说不定妈妈还会原谅你,现在的社会,人无信不立。脑子里经过了反复斗争,她终于决定了向妈妈坦白说出这件事,请求妈妈的原谅。妈妈回来了,她原模原样地说出了这件事情,妈妈不但没惩罚她,反而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我原谅你,因为你很诚实,孩子,记住,人做错事没关系,关键是要诚实。”她使劲点点头。

她也很守信。有一次,姐姐约她去田野里捉蚂蚱,说好半个小时以后见面,她听了,马上兴致勃勃地跑到田野里,坐在田埂上,等着姐姐来和她玩,可是她等了半天都没见到姐姐的人影,只有农民们三三两两到田野里来割草。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她赶紧躲在一个屋檐下,等着姐姐来。风刮上来凉飕飕的,她蹲在地上等了一个多小时。妈妈来田里找她说:“快回家吧”。她摇摇头,说“姐姐还没来,我不能走。”妈妈说:“姐姐已经打电话来说她有事,不能来了,快跟她回家。”妈妈拉着她回到了家里,可能是吹了冷风,她感冒了,妈妈看了很心疼说:“早知道就别去了。”她说:“妈妈,你不是常教育我说要守信用吗?”妈妈向她点了点头。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美德和品质,而且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诚信是道义的化身,同时也是成功的保证或源泉。

村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5

杨学再担任村支部书记六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村集体工作中,真干实干,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她号召和组织村民兴建大棚蔬菜种植,成立什渔湖村十字河瓜果专业合作社,到2020年,蔬菜基地总面积达到1050亩,每年每户能获得十万元以上的纯收入。

用爱心照顾村里每一位需要关怀的人,多次解决群众的急、难、愁。贫困户田家四弟兄因患癌症相继去世,80多岁的母亲无人照料,她主动承担起照顾的责任。为方便蔬菜运输,村里需扩宽村级公路,她将自己卖菜的5万元钱先垫付上,工程才得以开工和顺利完成。

积极防疫防汛,保卫生命财产。2020年,她第一时间对村道路封闭管理,并认真做好车辆和人员的出入管理,严格落实防疫规定。2020年7月,汛期,什渔湖村有三台排水泵,由于日夜排水,用电负荷太大,村200千伏专用变压器突然起火烧毁。为了不影响排内涝,她带领村两委连夜自筹资金9万元更换了变压器,确保了抗洪的胜利。

村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6

侯波,男,生于1955年7月,大学文化程度,高级经济师职称,该同志于1979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陕西扶龙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侯波同志还担任宝鸡市人大代表、扶风县政协委员。

该同志思想品德高,诚实守信、不计名利、无私肯干、情系扶龙、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作风扎实。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以来,始终坚持每天提前30多分钟上班。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星期天、节假日很少休息,要么到生产现场指导工作,要么到各经销点调查研究,了解实情。为保证公司的正常生产秩序,建立健全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带头严格执行。目前,公司内部已经树立起了一种纪律严明、奖罚分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侯波同志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立身之本,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陕西扶龙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现已由一个地方国营小型企业发展为一个拥有固定资产3800多万元,年生产能力1万多台,年产值39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年实现利税300多万元的陕西省潜水泵行业龙头企业,其主导产品“扶龙”牌井用潜水电泵现已发展到八大系列三百多个规格,产品结构目前已形成以井用泵为主导,小型潜水泵、特种泵为两翼的多元化产品体系新格局,“扶龙”牌产品现已占居省内同行业水泵产品市场份额的1/3以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先后荣获“陕西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全国潜水泵行业优秀工作者”、“宝鸡市优秀企业家”、“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宝鸡市八五技术改造优秀工作者”、“宝鸡市质量管理先进个人”、“中国农机排灌机械泵行业协会优秀工作者”、“宝鸡市劳动模范”、“陕西省农机协会理事会理事”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企业主导产品“扶龙”牌井用潜水电泵先后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陕西省名牌产品”、“陕西省著名商标”、“省优”、“部优”。目前“扶龙”产品远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企业先后荣获“省级先进企业”、“陕西省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科技进步先进企业”、“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纳税大户先进企业”、“双文明单位”、“宝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他在生产经营工作中能吃苦耐劳,敢闯敢做,诚信经营,他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来抓,使之成为企业开拓进取的生命线,主要表现在:

一、严把产品质量关。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和尊严。为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在侯波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扶龙机电公司早在1999年就在陕西省潜水泵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一直以来,侯波同志总是坚持把产品质量放在生产经营工作的第一位来考虑,他说:“搞企业必须要做到诚信,不能发不义之财”。经营中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坚持做到“质量合格,价格合理”。

二、保障顾客利益,提高服务质量。经营中,他视顾客利益为企业的生命,始终坚持“质量为本,用心服务顾客”的理念,为提高员工素质,每月让企业管理层、办公室、质检部、市场营销部、服务部员工参加一次职业道德、经营管理常识、顾客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他建立了完善的产品三包、退货、换货制度,建立了顾客满意度调查制度,自觉广纳顾客意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建议。严格的管理赢得了供货商和消费者的信任,企业多次被评为宝鸡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三、积极参与公益事业。长期以来,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积极为政府分忧解愁,企业每年上缴国家税收100多万元,曾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大户称号及先进个人。先后安排下岗职工和社会待业青年180多人就业,为政府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难的问题。他经常向社会献爱心,为灾区、贫困地区的人民捐款捐物。

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断加强合同管理。担任扶风县政协委员及宝鸡市人大代表后,他积极参政议政,为扶风及宝鸡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他还特别重视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县“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

侯波同志在各种荣誉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强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关怀和扶持,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因此,他在企业的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并表示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做大做强企业,发展扶风经济,积极回报社会。为建设更加美好、繁荣和谐的新扶风做出更大的贡献。

村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7

刘吉传,男,58岁,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谢圩子村党支部书记,山东省第四届道德模范。

为了众乡亲能够过上好日子,20xx年以来,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费兴修水利,每年都无偿放水,供村民灌溉用水;他绿化荒山,荫福后代子孙。

缺水一直是困扰沂蒙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大难题。20xx年3月,经当地党委、政府批准,刘吉传拿出毕生积蓄和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钱,又从信用社贷了20万元,共计60万元,历时两年,在马陵山上修筑了蓄水量达20万立方米的蓄水堤坝,可为周边5个村的近万亩农田进行灌溉,开创了沂蒙老区个人筹资兴建水库的先例。修筑堤坝是一项非常艰苦的活。山路迂回盘旋、崎岖不平,运送建材物料的车只能开到山脚下,刘吉传只好和工人们用手推车一点点往山上送。一天下来,刘吉传山上山下穿梭往返二十多个来回,胶鞋磨破了底,脚掌磨出了泡,晚上躺下来,浑身像散架了一样。因为修筑堤坝,他借钱借遍了亲朋好友,有的只借到40元钱,现在仍有20万元贷款没有还清;因为修筑堤坝,他吃住在山上,两年没下过马陵山;因为修筑堤坝,80多岁的老母亲去世,他都没有见上最后一面,这成为了这名朴素汉子内心永远的痛。20xx年堤坝修筑完工以来,刘吉传每年都无偿放水,为水库周围5个村提供农田灌溉用水。

如果说修筑蓄水堤坝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刘吉传绿化荒山的手笔则更让人感觉到震惊。他自筹资金专门聘请林业专家进行勘测规划,请来石料开采专业人员在岩石缝里打炮眼,只要能蓄水保土栽植花草、树木的地方,几乎全被他开垦起来了。先后在草不生、树不长的荒山岗轰炸岩层560余亩,开挖果树带680亩,绿化面积达1800余亩。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岗,如今已经成为四季常青、花果飘香的旅游观光胜地。

刘吉传做的好事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村民们都把他当作贴心人。20xx年春,刘吉传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带着谢圩子村党员群众的厚望,刘吉传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从治理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入手,先后筹资30余万元,对村里所有巷道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昔日泥泞遍布、污水四溢的落后村,一跃变成了环境优雅、花红柳绿的文明村。

对于未来,刘吉传充满了希望:“等还完了款,有了积蓄,就实施水库二期工程,将水库大坝加高、加长,实现蓄水50万立方米。”目标虽然艰难,但刘吉传说:“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如果我累倒了,也会让儿孙们接着干下去”。这就是沂蒙山优秀儿女刘吉传的铮铮誓言,他用执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执着信念和朴实情怀。

村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8

邹训海,男,46岁,伤残军人,共产党员,现任重庆市黔江区人力社保局社会保险公共业务科科长,主要负责社会保险的办理业务。从1992年12月退伍到黔江区人力社保局工作已20余年,这20多年来,邹训海一直服务在社会保险工作前沿,做到爱岗敬业、心系群众、持之以恒。获得“2012年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被重庆市委宣传部评为“爱岗敬业重庆好人”,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连续1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社保工作很平凡却很累,加班加点是常态,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社保工作的内容单调、枯燥,还要整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经常遇上不理解的.群众,一般人根本适应不了。然而,在这份平凡而枯燥的工作岗位上,黔江区人力社保局干部邹训海却找到了乐趣,而且干得津津有味,成果丰硕,他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敬业”的深刻内涵,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同,赢得社会各界的称赞。

学习:是工作也是责任

1988年5月,邹训海带着被地雷炸残的右腿从部队回到黔江,组织上安排到原黔江县社保局工作。第一天上班,安排的工作岗位是打字员,用的是老式打印机,铅字打印后再用油墨推印出来,这对邹训海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任务,为提高打字速度,邹训海连续二个通宵牢背字盘表,在短时间内终于学会了打字这门基本功。他态度端正,工作认真,没过几天领导调他到统筹科工作,这个科室在当时主要负责全县养老保险和大病救助的统筹工作。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即使在全国,养老保险制度也是处于刚刚起步,一些参保企业对新的政策难以接受,开展养老保险和大病救助的统筹十分困难。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邹训海只得与同事一起下企业、进车间宣传社保政策,在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沟通中,邹训海真正感觉到自己政策水平低、业务能力弱,无法说服企业参保。于是,邹训海坚持白天走访企业,晚上研学政策,逐项逐款学习,结合实际深刻领会,将重要政策内容牢记在心。在学习政策的同时,还向身边的老领导、老同志和业务能手虚心请教,学习好的工作方法和办事经验,在大家的耐心帮助下他熟练掌握了工作的流程,从一个业务新手逐步成长为政策熟、能力强的业务骨干。

每次收到新文件,每年拿到文件汇编,邹训海都把它作为必学内容。在他看来,这些文件就是落实社保制度的指引,是保障群众利益的指南,是服务好群众办理社会保险的“说明书”,“如果自己都吃不透文件、参不透政策,又怎么能真真正正为群众办理社保服务呢?”社保工作的繁杂琐碎,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十分紧张,上班时间基本没有时间学习,为了让业务烂熟于心,业余时间里他都坚持学习领导讲话、重要政策文件和文稿。

20多年来,邹训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踏踏实实地做好这项关乎群众生活的大事,尤其当他发现社保工作和人们的生活变得密切相关的时候,他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大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保证离退休老人们的安全网”,“视离退休人员为亲生父母、视参保职工为兄弟姐妹”的服务观念在他的心里生根萌芽,邹训海全身心投入了社保工作,直到现在还服务在社保工作一线,“这就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责任。”成为邹训海处事格言。

业务:吃透政策服务民生

在同事的眼里,邹训海是个能人,他的脑海里装着一部关于黔江社保工作的百科大全书,“政策、文件、参保单位等都记得一清二楚”。2014年4月13日,发生的一件事也让同事们印象深刻,这天区局急需调用两名退休同志的社保资料,新接手的同志业务不熟查找困难,就请教于他,刚离开退管科的邹训海马上在办公qq群里指点:“一定在企业退休人员中或军转干人员名单里”。果不其然,新同事从这两个文件里终于找到急需的资料。

“政策、文件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的,必须要理解、吃透”。邹训海认为,社保工作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适用人群多,仅仅靠对文件的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民,特别是养老保险,每个职工工龄、工种、退休年龄、缴纳年限等不一样,对应的养老金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文件、政策吃透,把政策直接对应第一个人头上。

2014年5月的一天,一位在退管科刚办完退休手续的企业职工拿着《退休待遇申请表》找到邹训海,要求给她讲解一下养老金计算标准和方法,她说:“我也知道你调离退管科2年了,现在退管科的同志也反复给我说,但是我怎么也不明白我只有这点退休工资,还是想你再给我讲这个计算过程,我只相信你!”正是邹训海通过多年的学习,积累了很多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经验,他不厌其烦地逐条解释、讲解,终于让这位退休人员明白退休金总额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她拉着邹训海的手,连声称赞“邹科长,你真是一位好干部,我下次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还会来咨询你。”

从单纯的养老保险,到现在的逐渐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作为“老社保人”的邹训海,见证了黔江区社保工作的起步及发展历程。他说,“时代在变化,社保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这就更需要不断地自我充实,不断地学习政策适应新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

服务:让群众满意为己任

“作为一名社保工作人员,应当谨记自己肩负的重托,做好社会保险办理的服务工作”。多年来,黔江区人力社保局的干部职工,能感觉到邹训海的内心里迸发出一股强大力量和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常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离退休人员和人民群众满意”。

1996年,原黔江县开始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基础工作。邹训海和同事们每天把各单位的人员基本信息花名册送到参保单位校对。“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只能用手工操作,加班加点也必须完成”,大量的修改任务落在了他的身上,正是他通宵达旦地工作,才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首次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的建立、修改。

“离退休人员安居到哪里,社会化管理服务就跟踪到哪里”。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近年为全区16000余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征地农转非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1460余万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发放率达到100%,做到了“一天不拖、一分不欠、一人不漏”,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党和国家为离退休人员提高的待遇政策,得到了广大离退休人员的真心称赞。

“服务态度热情、业务技能娴熟、专业知识全面”,这是同事及众多参保单位给他的一致评价。黔江卷烟厂劳资人员杨华容介绍,她与邹训海科长打交道已经有10多个年头,并亲切地称呼他为“海哥”。邹训海令我最感动的事很多,最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黔江区开展“五险合一”工作,黔江卷烟厂企业职工人数众多,数据庞杂,历史遗留问题多,且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出不得任何差错。“海哥”上班期间抽不开身,他就利用周末时间,主动到烟厂一笔一笔核对基础信息,查证关键数据,要不是“海哥”现场指导,是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黔江卷烟厂“缴费工资”申报工作。

如今的邹训海坐在社会服务大厅,身边的电话响个不停,到前台办事的人络绎不绝。他总是以笑脸迎接办事群众的咨询,把身边的事暂时搁置:“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优先服务群众,其它的事就留给晚上和周末做吧!”

2013年12月24日,黄溪乡社保所一位同志急冲冲地找到邹训海说“我们单位申报的电子报表出现错误,工作人员要求在提供的电脑上纠错,我本来对电脑操作都不太熟悉,现在看到那么多错误的地方,我更不知所措了,我们单位离县城远,来一趟不容易,麻烦你帮我修改处理,把件接了嘛。”邹训海考虑到业务经办人员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实在不忍心让他们回去重新做后再来申报,于是就在自己的电脑上一边修改,一边耐心地给经办人员讲解,指出错误所在,要求下一次一定注意。如此繁杂的事例每天都会发生,邹训海每次总是帮助群众解燃眉之急,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接待,手把手地传授,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社保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办事群众知晓政策情况参差不齐,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理解社保工作背后的艰辛,抵触、埋怨、吵闹工作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2013年的一天,舟白街道丛山村一位80高龄的老人找到邹训海,要求立即办理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过程,邹训海和同事向老人讲政策、讲流程,最终劝服了老人等待消息,当时天快黑了没有回家的客车,邹训海便给老人递了100块钱叮嘱老人用于吃饭住宿。对于这件事,邹训海理解为“人民群众有疑问,是因为我们对政策的宣传、落实工作做得不够好,只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解除他的疑虑,把政策落到实处,群众对我们是有信心的,是能够理解的”。

邹训海以热忱周到的服务、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2012年,他获得“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消息传回黔江,人社局全体干部职工为之骄傲。看!这就是我们的邹训海,我们的社保人始终坚持服务在社保工作最前沿赢得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