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论:什么才算“稳定的工作”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上海目前约有8万登记失业青年。据称,导致这些青年失业的原因之一是“有的父母只愿孩子从事稳定的工作”。

教育评论:什么才算“稳定的工作”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觉得这是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家庭要对孩子失业承担责任。这样的评论有一定的道理,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其背后的结构性或制度性的社会力量更值得探讨。

眼下,并非所有的工作都被社会认为是“业”,开个淘宝小店或在酒吧驻唱,甚至还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因为从“士农工商”开始,我们的社会就有将职业等同于身份等级的传统。在这种社会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人们,自然要追求稳定收入的正式工作,因为它代表着身份、面子、成熟……

不仅如此,我们现时的一些社会安排也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比如,我们目前主要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与正式工作联系在一起的。你有稳定收入的正式工作,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就有相对有保障的医疗、养老等待遇。否则,情况会有所不同。

因此,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社会的责任,我们的社会安排可以做哪些改进?比如,在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方面,逐步缩小正式工作者与非正式工作者之间的待遇差别,直至平等对待。也许会因为有了平等对待的托底保障,有更多的人有勇气去选择所谓的“非正式工作”,带动更多的创新创业,实现更多的人生规划。